【2025年暑期生态学子“三下乡”】科技赋能让“好一朵横州茉莉花”更出彩——生态学子参观茉莉花生产数字化基地

作者:刘冬冬时间:2025-07-25点击数:

为掌握横州茉莉花种植数字化应用水平,探索科技在农业领域的实践路径,2025年7月22日,“‘耕地国宝’同守护,良田沃野绘新卷”实践团实地参观调研横州市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茉莉花生产数字化试点基地,开展了一场科技感十足的实践之旅,让成员们真切感受到数字化技术为传统农业带来的深刻变革。

基地负责人李庭宇对基地建设使用情况进行了详细讲解,同学们通过实地参观、互动体验,近距离感受数字化技术为传统农业带来的深刻变革,在田间地头领悟科技赋能产业、助力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

图1:学生与基地负责人交流

基地内,茉莉花生产数字化设施种植区、数字化标准种植区、数字化大田种植监测区三大功能区各具特色,网络传输系统、智能质量监测设备高效运转,茉莉花生产质量安全追溯服务、生产成本分析、智能数据平台等数字化体系一应俱全,构成了一套完整的“数字农业生态系统”。

“这些不起眼的传感器,可是茉莉花生长的‘智慧管家’。”在“数字茉莉”种植大棚内,基地负责人的讲解让同学们眼前一亮。大棚内密布的空气温湿度、土壤墒情、二氧化碳浓度、光照强度等传感器,正24小时不间断地采集环境数据,并实时传输至智能控制柜。控制柜则根据预设参数,自动调控灌溉、加温加湿或通风降温系统,让温室内始终保持茉莉花生长的“理想状态”。这种“传感器+智能控制”的模式,不仅实现了省时省工,更成为花期延长、提质增效的关键。

图2:大棚内传感器

图3:AI识别测产相机、土壤墒情监测仪

“原来一朵小小的茉莉花,背后藏着这么多科技学问!”实践过程中,学生不时发出感叹。从土壤数据的精准监测到温室环境的智能调控,从生产全流程的数字化管理到质量安全的可追溯,每一个环节都彰显着“数字”的力量。此次实践让实践团成员深刻认识到,科技正成为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核心引擎。

图4:“数字茉莉”种植大棚

此次“茉莉花生产数字化基地”参观调研活动,不仅让同学们在实践中拓宽了视野、增长了见识,更激发了大家关注农业、扎根基层、服务乡村的热情。相信在科技的持续赋能下,横州茉莉花将焕发更强劲的活力,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能。

图5:参观调研活动合影

(图:林维奇/文:刘冬冬、吴跃成、林维奇/审核:熊曦柳、王辰、覃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