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2日,“‘耕地国宝’同守护,良田沃野绘新卷”实践团走进广西横州茉莉极萃园,在园区负责人李庭宇的带领下,开启了一场兼具产业洞察与文化体验的"闻香之旅"。这场探访不仅让学子们沉浸式感受茉莉花的芬芳魅力,更揭开了横州以花为媒、激活乡村振兴的产业密码。
产业链透视:从一朵花到一个生态圈
踏入茉莉极萃园,实践团首站来到中国茉莉花馆,推开展馆大门,浓郁的茉莉清香与厚重的文化气息扑面而来。园区负责人李庭宇以“源、承、兴、盛、誉、香”六个关键字为脉络,向实践团成员系统而详细地讲解了茉莉花的发展历程,从其起源到传承,从兴盛到赢得赞誉,再到那沁人心脾的香气背后的故事,全方位展现了茉莉花文化的深厚底蕴。实践团成员们全程专注聆听,不时记录要点,对茉莉花的历史文化有了更为清晰地认识。

图1:中国茉莉花馆展厅
在“茉莉花1+9产业”展板前,李庭宇的讲解让学子们眼前一亮:横州以茉莉花为核心,已构建起覆盖花茶加工、香精香料、食品研发、旅游康养等9大领域的产业矩阵。从传统的茉莉花茶,到创新的茉莉面膜、茉莉粽子,产品矩阵正以每年20%的增速扩容,实现了从“一花独放”到“百花齐放”的蜕变
茉莉花茶制作流程展示区里,“鲜花采摘—鲜花筛选—花茶拌合—花茶窨制”等工序示意图详尽清晰。讲解人员指着流程图介绍:"每斤特级茉莉花茶需要6斤鲜花窨制,从采摘到成品要经过10道核心工序,产业链上每个环节都藏着价值密码。"这番讲解让实践团成员深刻理解到,小小的茉莉花如何通过精细加工实现价值跃升。

图2:介绍茉莉花茶制作流程
非遗创新:让传统文化香飘更远
非遗展示区的陈列堪称"文化与产业融合的教科书"。绣着茉莉纹样的壮锦、填充茉莉干花的绣球、沁着花香的古法香皂…… 这些手工艺品将横州壮族文化与茉莉元素巧妙融合。"这只绣球光是刺绣就需要7天,我们在传统纹样里加入茉莉花瓣造型,去年仅线上就卖出了3000多只。"李庭宇拿起一只精致绣球介绍道。实践团成员还在手工艺人的指导下,亲手尝试制作茉莉香包等手工艺品,在一针一线间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体会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性。

图3:介绍绣球手工工艺

图4:DIY茉莉香包
青春赋能:共绘乡村振兴新图景
此次参观学习,学生不仅全面了解了横州茉莉花产业从种植到加工,再到文化创意融合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更深刻领悟到产业创新、文化传承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让他们看到了生态农业与文化创意结合的无限可能。
未来,生态学子将用学科知识助力茉莉花产业绿色升级,让这朵“致富花”香飘更远方。

图5:团队成员合影留念
(图:林维奇/文:刘冬冬、黄春兰、赖智文/审核:刘冬冬、王辰、覃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