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暑期生态学子“三下乡”】聚焦耕地质量与茉莉花土壤适宜性评价——生态学子赴横州市土壤肥料工作站开展座谈交流会

作者:熊曦柳、吴展屹、林石娇时间:2025-07-24点击数:

为积极响应青年投身乡村振兴的号召,2025年7月21日,“耕地国宝”同守护,良田沃野绘新卷实践团赴横州市土壤肥料工作站,围绕耕地质量评价与茉莉花适宜性评价专题开展了座谈会。横州市土肥站站长杨剑出席此次座谈,为实践团传授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与专业知识。

图1:座谈会现场

在耕地质量评价专题讨论中,杨剑站长结合横州市第三次土壤普查的最新数据,详细阐述了当地耕地的基本情况。横州市耕地面积约127万亩,主要种植水稻和甜玉米。部分区域存在土壤肥力不均的问题,一些耕地的有机质含量较低,氮、磷、钾等养分比例失衡,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作物的产量提升。针对这些问题,土肥站推广了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根据不同地块的土壤养分状况,精准制定施肥方案,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积极倡导秸秆还田、种植绿肥,通过增加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结构,增强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实践团成员就土壤检测技术的应用、长期施肥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等问题进行提问,杨站长一一耐心解答,现场互动气氛热烈。

图2:横州土壤肥料工作站站长杨剑传授专业知识

谈及茉莉花适宜性评价时,气氛愈发高涨。横州被誉为“中国茉莉花之乡”,茉莉花产业是当地的经济支柱与特色名片。杨剑站长介绍,茉莉花对土壤条件有着独特的要求。土壤质地以疏松、肥沃的砂壤土为宜,这样的土壤有利于茉莉花根系的生长和呼吸;在养分方面,茉莉花在不同生长阶段对氮、磷、钾的需求有所差异,合理的养分供应是保证茉莉花高产优质的关键。此外,土壤的酸碱度、水分含量等因素也会影响茉莉花的生长和品质。近年来,土肥站通过研究和实践,为花农提供了科学的土壤管理建议,助力茉莉花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学子们结合自身所学的生态知识,与杨站长探讨如何通过生态修复手段改善茉莉花种植土壤环境,如何利用先进的监测技术实时掌握土壤状况以实现精准种植等话题。

此次座谈交流,为生态学子们提供了宝贵的实践学习机会,让他们走出校园书本,深入了解农业生产一线的实际需求。学子们纷纷表示,通过与杨剑站长的交流,不仅对耕地质量评价和茉莉花适宜性评价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明确了自己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可以发挥的作用。未来,他们将以此次“三下乡”活动为契机,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为生态发展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图3:杨站长与实践团交流互动

图4:合影

(图:林维奇/文:熊曦柳、吴展屹、林石娇/审核:熊曦柳、王辰、覃源)